首页 > 常识 >

养殖蚯蚓怎么养(蚯蚓养殖避开这些错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5 10:21:46    

蚯蚓养殖是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环保有益的养殖项目,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技术细节和禁忌事项,否则会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繁殖,甚至造成蚯蚓的死亡。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蚯蚓养殖从选种开始到售卖这几个阶段中每个阶段的禁忌事项。



选种阶段

选种是蚯蚓养殖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选择适合的养殖品种,可以提高蚯蚓的生长速度、繁殖率、抗病力和产量。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养殖品种有大平二号、红虫、加州红虫等,其中大平二号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品种,具有繁殖率高、定居性好、耐热抗寒、产量高等特点。选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选择野生的或者来源不明的蚯蚓,因为这些蚯蚓可能携带病菌或者寄生虫,会影响养殖场的卫生和安全。
  • 不要选择体型过小或者过大的蚯蚓,因为这些蚯蚓可能是发育不良或者老化的,会影响养殖场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 不要选择颜色暗淡或者有伤口的蚯蚓,因为这些蚯蚓可能是缺氧或者受伤的,会影响养殖场的健康和活力。



孵化阶段

孵化是指将成熟的蚓茧放入孵化箱中进行孵化,以便得到幼蚓。孵化是提高养殖场产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也是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的环节。孵化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将孵化箱放在阳光直射或者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地方,因为这些条件会影响孵化温度和湿度,导致孵化率降低。
  • 不要将孵化箱堆放得过高或者过密,因为这样会影响孵化箱的通风和透光,导致孵化箱内部温度和湿度不均匀,影响孵化效果。每个孵化箱应保持一定的间距和高度,以便观察和管理。
  • 不要忽视孵化箱的清洁和消毒,因为这样会增加孵化箱内部的细菌和真菌的生长,造成蚓茧或者幼蚓的感染或者腐烂。每次使用孵化箱前后,都要用消毒液或者热水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孵化箱的卫生和干燥。



喂养阶段

喂养是指将幼蚓放入养殖床中进行喂养,以便促进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喂养是提高养殖场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环节,也是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的环节。喂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使用含有盐分、辣椒、酸性物质等对蚯蚓有害的物品作为饵料或接触养殖床 。这些物质会刺激蚯蚓的皮肤和消化道,造成蚯蚓不适或死亡。
  • 不要让养殖床过干或过湿 。蚯蚓需要水分,但是水分不能太大,否则会淹死。养殖床含水量应保持在60-80%左右,以用手握料,指缝滴水为准。过干的土壤会影响蚯蚓的呼吸和活动,也会降低饵料的营养价值。
  • 不要让养殖床过热或过冷 。蚯蚓喜温喜湿,最佳温度在15-25℃。冬季要加厚养殖床或搭大棚保温,夏季要盖遮阳网或稻草降温,并及时浇水保湿。0℃以下或40℃以上的温度会导致蚯蚓死亡或冬眠。
  • 不要让养殖床缺少氧气 。蚯蚓生长需要氧气,但主要是依靠土壤中的氧气生存。如果土壤中缺少氧气,蚯蚓就会变为暗褐色,而且爬行速度缓慢,最后死亡。所以要保证土壤的通透性,每次投喂前先翻床增加透气性,不要用锄头否则会伤害到蚯蚓。
  • 不要让养殖床暴露在强光下 。蚯蚓对光照很敏感,所以一定要科学的调节光照。蚯蚓一般都是生活在阴暗的地方,不需要太多光照,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光照,特别是直射光。如果光照强度过大,蚯蚓非常容易死亡。
  • 不要过度或不足地投喂饵料 。饵料是蚯蚓的主要食物和营养来源,所以要根据蚯蚓的数量和食欲,合理地投喂饵料。过度投喂会造成饵料堆积发酵,产生高温和有害气体,影响蚯蚓的生存环境。不足投喂会造成蚯蚓饥饿,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繁殖。一般情况下,每天投喂一次,每平方米投喂1-2公斤左右的饵料,以能在24小时内吃完为宜。

  • 不要使用不适合或不新鲜的饵料 。饵料的质量和种类也会影响蚯蚓的健康和产量。一般来说,适合蚯蚓的饵料有动物粪便、厨余垃圾、农作物秸秆、果皮等有机物质,这些饵料要经过发酵或者堆肥处理,以提高营养价值和消除有害物质。不适合蚯蚓的饵料有肉类、奶制品、油类、盐类等高蛋白或高盐分的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蚯蚓中毒或者死亡。不新鲜的饵料有发霉、变质、发臭等现象,这些饵料会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会感染或者伤害蚯蚓。

分离阶段

分离是指将成熟的蚯蚓从养殖床中分离出来,以便进行售卖或者再次孵化。分离是提高养殖场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也是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的环节。分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使用粗暴或者伤害性的方法进行分离 。分离方法有手工分离、机械分离、阳光分离等多种方式,但是都要注意避免对蚯蚓造成伤害或者压力。手工分离要轻柔而快速地将蚯蚓从土壤中捡拾出来,不要用指甲或者工具刺伤或者切断蚯蚓。机械分离要使用专业的筛选设备,并且调节好筛网的大小和振动频率,以便将土壤和蚯蚓有效地分离,不要用过大或者过小的筛网,或者过快或者过慢的振动,否则会造成蚯蚓的损伤或者遗漏。阳光分离要在阴凉的地方进行,并且及时将蚯蚓收集起来,不要让蚯蚓暴露在阳光下过久,否则会造成蚯蚓的死亡。
  • 不要将不同品种或者不同来源的蚯蚓混合在一起进行分离 。分离时要按照品种或者来源进行分类,并且标明品种、来源、数量和日期等信息,以便进行售卖或者再次孵化。不同品种或者不同来源的蚯蚓可能有不同的特征和需求,混合在一起会造成品种混杂或者交叉感染,影响养殖场的品质和稳定性。
  • 不要忽视分离后的清洁和消毒 。分离后要及时清理养殖床上的残留物,如土壤、饵料、死亡的蚯蚓等,并且用消毒液或者热水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养殖床的卫生和干燥。这样可以防止细菌和真菌的滋生,减少病害的发生,为下一批养殖做好准备。

售卖阶段

售卖是指将分离好的成熟的蚯蚓进行包装和运输,以便出售给客户。售卖是提高养殖场收入和声誉的重要环节,也是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的环节。售卖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使用不透气或者不透光的材料进行包装 。包装材料要选择透气透光的材料,如纸箱、纸袋、塑料袋等,并且在包装材料上打孔或者开口,以便保持包装内部的通风和遮光。这样可以保证蚯蚓在包装内部有足够的氧气和适宜的光照,避免窒息或者暴晒。
  • 不要使用过多或者过少的土壤进行填充 。土壤是包装内部的主要填充物,可以为蚯蚓提供水分和营养,也可以缓冲运输过程中的震动和压力。但是土壤的用量要适当,不能过多或者过少。过多的土壤会增加包装的重量和成本,也会影响包装内部的通风和透光,导致蚯蚓缺氧或者发热。过少的土壤会减少包装内部的水分和营养,也会影响包装内部的缓冲和保护,导致蚯蚓干燥或者受伤。一般情况下,每公斤蚯蚓需要用2-3公斤左右的土壤进行填充。

  • 不要将不同品种或者不同来源的蚯蚓混合在一起进行售卖 。售卖时要按照品种或者来源进行分类,并且标明品种、来源、数量和日期等信息,以便客户选择和使用。不同品种或者不同来源的蚯蚓可能有不同的特征和需求,混合在一起会造成品种混杂或者交叉感染,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 不要忽视售卖后的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是提高养殖场声誉和客户忠诚度的重要环节,也是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的环节。售后服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隐瞒或者欺骗客户关于蚯蚓的品种、来源、数量、日期等信息 ,因为这些信息会影响客户对蚯蚓的使用和效果。如果客户发现了信息不真实或者不准确,会对养殖场产生不良的印象和评价,影响养殖场的信誉和市场。不要拒绝或者推诿客户关于蚯蚓的咨询、建议、投诉等反馈 ,因为这些反馈会帮助养殖场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也会帮助养殖场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客户感觉到被忽视或者冷落,会对养殖场产生不满和失望,影响养殖场的口碑和销量。不要忘记或者延迟对客户进行回访和跟进 ,因为这些回访和跟进会增加客户对养殖场的信任和依赖,也会增加客户对蚯蚓的使用和效果的认可。如果客户感觉到被关心和重视,会对养殖场产生好感和赞赏,影响养殖场的形象和竞争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