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法院传真 | 福建厦门海沧法院 以“君子·执行”打造基层执行“海沧样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5:17:00    

来源:【中国审判】

点击上方“中国审判”可以订阅哦!

文 | 王丽菊 苏容

走进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执行服务中心,闽南风格的穹顶门窗、颇具侨乡特色的莲塘别墅轮廓……这里处处体现着本土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该中心集执前治理、执行立案、调解化解、失信惩教、案件办理接待等全流程服务于一体,同步推进线上线下服务,以务实举措提高执行效能。

图为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执行服务中心内景 供图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推进全省法院执行服务中心建设的专题部署要求,海沧法院积极践行司法为民,立足乡情社情和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君子·执行”品牌,推出新时代人民法院执行服务中心的“海沧样本”。

“海沧法院赓续本土文脉,将本地明代进士‘后七君子’之一周起元的君子形象融入执行工作,蕴含了诚信、仁爱、正义等方面的‘君子精神’与司法工作的结合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新活力。”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张嵘表示。

“通人气” 厚植民生底色

“‘厝内有君子,门口君子到。’这句闽南谚语的意思是,自己是一位君子,别人也会像君子那样对待你。”海沧法院执行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作为执行干警,想让老百姓懂法、守信,首先应该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老板跑了,我怎么要回工资?”一天,一位讨薪人员走进该中心。窗口立案人员见状,赶忙递出申请执行相关要素式样式,并逐项指引申请执行人回答、填写。了解当事人诉求是执行工作的第一步。海沧法院从历年执行案件中梳理总结出要素式、标准化文书样式,让执行立案从“问答题”转变为“选择题”,指引当事人全面陈述案情、精准提出诉求。

执保扣划机制也是海沧法院在降低当事人维权、履约成本方面的探索。根据该机制,在足额诉讼保全案件正式进入执行阶段前,经债权人或被保全人同意,法院可直接扣划保全案款。此举解决了长期以来保全账户款项非经执行程序无法扣划的实务问题,从而提高了生效法律文书的自动履行率。截至目前,该院已累计通过该机制促成案件调解12件,高效扣划保全案款达550万余元,为当事人节约执行费用近10万元。

“有温度” 传递司法关怀

一直以来,海沧法院做深做实“立审执一体化”机制,尽最大努力办好每一件民生案件,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2013年,海沧法院执行局受理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申请执行人小林(化名)在7岁时因遭遇严重交通事故导致双腿被截肢,无力支付后续高昂的医疗费用。然而,该案被执行人名下也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此,海沧法院创设“定点爱心救助模式”,引导对法院执行工作满意的另案申请人自愿将执行到位的违约金、利息等进行定向捐助。小林先后获得了4名爱心人士共计10万余元捐助款。该案历经10年,最终于2023年得以圆满执结。如今,“定点爱心救助模式”已灵活运用于其他人身损害案件中。此举将人民群众对案件的满意度、获得感通过爱心帮扶形式再传递给人民群众,司法的温暖得以释放。

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海沧法院针对“诚实而不幸”的民营企业,找准执行工作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创设“执行和解+信用修复”机制。针对有履行诚意,并积极履行判决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企业,该院与区工信局等部门协同联动,在执行工作中将信用考察作为执行和解的激励条件,在“政务信用”的背书下,采取“数据审核+实地考察”方式对被执行企业进行分段考核,共同研判企业公共信用、被执行资产状况、纳税等情况,并根据考核结果进一步决定是否适用相关减免和优惠政策,助力企业“诚”风再起航。

“切痛点” 回应群众期盼

“义”作为“君子精神”的应有之义。海沧法院执行干警始终坚守“义”心,关注民生福祉,主动“切痛点”,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优化执行服务举措。

查人找物作为执行工作的重要一环,对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具有重要意义。海沧法院与区委政法委联动协作,创新“网格执行法”。即执行干警分片式“挂钩”辖区社区,深化友好协作关系;同时,借助“一标三实信息管理系统”,与区委政法委共享关于辖区居民的大数据信息,从而实现了对辖区房屋、人口、单位信息的实时查询、动态掌握。

为不断提升涉台司法服务水平,海沧法院推出提升涉台案件执行质效“组合拳”,着力破解因地域限制、司法文化理念不同而给涉台执行工作带来的问题。2024年,该院建立涉台案件案款跨海峡便利支付机制,居住在台湾地区的当事人在“家门口”便可以领取案款。该创新举措被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专刊刊登,还入选福建法院系统“十大改革创新举措”。

未成年人探视问题因涉法理情错综复杂,一直以来是执行难题,在涉台执行案件中尤为突出。为此,该中心从“心”出发,整合两岸家事资源,探索引入台胞调解员,构建跨越海峡的涉台亲子探视平台,并建立亲子探视执行“三法宝”,采取“教育引导+前置和解”“联合教育+预警催告”“直接执行+强制惩戒”执行措施,最大限度保障抚养探视权益的实现。

海沧法院院长叶炳坤表示,下一步,该院将在讲好群众语言、解好群众难题、化解群众矛盾、守护群众权益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以执行服务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推进执行服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用法治力量进一步助力法治社会、诚信社会建设。

本期封面及目录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7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65期

(关注“中国审判”微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编辑/孙敏

本文来自【中国审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