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9:22: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6日讯(通讯员 于花 武海亮 全媒体记者 岳霞)骨科足踝外科创新性地将全视觉混合现实AI辅助技术应用到术前规划和手术当中,该项新技术使医生拥有了“透视眼”和手术虚拟辅助工具——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足踝外科主任刘华教授团队成功开展了两台特殊的全踝关节置换术,这两台手术都应用了全视觉混合现实AI辅助技术。据了解,这也是全球范围骨科手术首次应用全视觉混合现实AI辅助技术。
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重要手段,但该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步骤繁杂,术中需要大量透视,手术时间是传统关节置换的数倍,对假体安装的精确度要求极高,目前全国能开展该手术的医院不多。
“如何简化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步骤、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假体安装精度,提高患者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是骨科医生长期以来重点关注的问题”。刘华主任介绍,湘雅医院骨科足踝外科团队多年来持续不断地在寻找更佳的方案,特别是聚焦全视觉混合现实AI辅助技术开展科研攻关,联合湘雅医院数字骨科中心钟达教授、王小鹏工程师等技术力量,积极加强技术的临床应用转化。
术前采集了患者影像学数据,结合AI分析,精准设计手术方案,并通过全视觉混合现实穿戴设备结合个性化导板将方案实施到术中。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该项新技术使医生拥有了“透视眼”和手术虚拟辅助工具,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截骨精确度,大大减少透视次数,使手术更快更准更安全。
刘华教授全程参与了该新技术手术的设计,王成功副教授全程参与了该技术的前期基础研究、手术设计和手术实施,许灿副主任医师和李明清副主任医师参与手术。
刘华介绍,传统骨科手术依赖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在医生大脑中进行再现还原。手术中完全依赖主刀医生对解剖结构的熟知,以及术中临场应变和对紧急情况处理的能力。由于术前获取信息的不完整,手术方案的精确制定也会受到影响。但在全视觉混合现实AI辅助技术的帮助下,医生不仅能看到真实的手术部位,还能看到叠加在上面的虚拟影像,这些影像是基于患者的CT影像经AI重建后生成的三维模型。医生能够在不充分显露的情况下准确掌握病人的手术部位信息,让手术变得更加精准、安全和高效。
西宁市应急管理局开展水域应急救援装备培训
2025-07-08 11:56:00从今日起,“甜蜜”不再是负担
2025-07-04 11:12:00杨韬:不止于技术输出,“一端百面”破解区县融媒发展痛点
2025-07-04 09:17:00陈敏尔与百度集团创始人李彦宏一行座谈
2025-06-27 10:46:00每周图片精选(6.7——6.13)|全国高考、印度坠机、伊以冲突、美国移民抗议
2025-06-14 16:28:00旭化成荣获2025年度发明表彰,助力离子交换膜法食盐电解工艺稳定运行
2025-06-12 07:54:00突发:平壤网络一度中断
2025-06-07 11:31:00不做炫技AI,专破实际难题……星环科研人踏实打磨AI“基石”
2025-06-05 1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