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1:03:00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鲑鳟鱼网箱养殖场27家,养殖面积达45万平方米,年产量1.5万吨,产值突破4亿元,实现了从千万元级到亿元级的跨越式增长。
“十四五”以来,青海充分发挥黄河冷水资源与区位优势,构建以三倍体虹鳟养殖为核心,涵盖孵化、育苗、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高原现代渔业体系。2024年,全省冷冻虹鳟鱼及深加工产品出口额达3.2亿元,同比增长9.7倍,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90%以上,出口市场从俄罗斯拓展至蒙古、墨西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科学规划,构建产业生态新格局。青海先后出台《关于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我省鲑鳟鱼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冷水鱼产业发展路径。发布《青海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合理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明确网箱布设区域、面积、容量等管控要求。实施深水网箱改造、智能化作业平台等设施升级工程,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持续提升全省渔业综合生产能力。
数智技术,赋能养殖效率新突破。以数智化建设为切入点,青海通过配置水下摄像机、养殖水质自动化监测、自动吸鱼泵、分鱼机和计数器等设施装备,建成涵盖养殖水体在线监测、智能装备控制、生产管理决策、综合物料保障、饲料精准投喂、养殖数据服务六大系统的数字渔业创新应用基地,极大地提升了养殖生产效率。率先构建高原水库三维水质模型,实现对网箱养殖区域水温、水质等参数的精确模拟与预测,针对性提出养殖网箱布局优化、养殖容量动态调整、轮休轮养等管理对策。目前,数字渔业创新应用基地已接入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为全国水产养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渔业+互联网”经验模式。
全链条监管,筑牢质量安全屏障。青海先后出台《关于促进我省鲑鳟鱼网箱养殖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青海省加快渔业养殖绿色有机发展的实施方案》《青海省现代设施渔业建设专项实施方案》,从养殖容量、网箱建设、种苗引进、饲料投喂、技术标准、疫病防控等方面提出规范要求,进一步夯实了绿色发展制度保障。建立对企业养殖环境、养殖过程、成鱼品质全链条监控监测体系,并联合海关部门搭建鲜活农食产品出口“绿色查验通道”,综合运用“企业管理+现场监管+后续核查”方式,指导开展隔离检疫、场所消毒及现场检疫,确保出口产品符合进口国食品安全标准,保障出口货品顺畅通关。
编辑:杨琳玥
4月23日央行开展108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2025-04-23 15:03:00看川股丨净利润同比增长超三倍,这家川企业绩为何大爆发?
2025-04-23 15:00:00ST宇顺下修去年业绩预告,股票或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拟收购数据中心转型
2025-04-23 14:43:00助力乡村经济 2025环塔拉力赛将推出“环塔助农直播间”
2025-04-23 11:23:00青海聚力打造现代化高原渔业产业基地
2025-04-23 11:03:00两市融资余额减少6.26亿元
2025-04-23 09:49:00国家医保局:1—3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9586.83万 金额131.98亿元
2025-04-23 08:43:00隆华科技:一季度归母净利润4499.01万元
2025-04-22 2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