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母乳喂养“毁身材”?下奶就要狂喝汤?母乳喂养日来听点“真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1:3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曹露婷 通讯员 陈丹

“男医生讲哺乳知识会不会不专业啊?”在浙大二院乳腺外科的副主任医师田伟诊室里,一位产后乳腺炎的妈妈拉着丈夫问。

“我确实不能亲身体验喂奶,但我全程参与了妻子哺乳的全过程,而且在过去的12年,我帮助过许多妈妈解决过哺乳难题。”田伟笑着说,作为乳腺外科男医生,他比谁都清楚:母乳喂养不是妈妈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整个家庭需要共同学习的课题。

今天是母乳喂养日,田伟用临床中最常被问的5个问题,带大家避开哺乳“雷区”。

创作大脑生成

误区1:喂奶导致胸下垂,都怪母乳喂养!

上周,一对高知夫妻在田伟诊室差点吵起来。妻子想母乳喂养,丈夫刷到某平台文章坚持说“喂奶会毁身材”。田伟直接调出医学数据库给他看:据国际泌乳协会研究,乳房下垂主因是孕期乳房体积增加+韧带拉伸,与是否哺乳无关;真实世界情况则是坚持穿哺乳内衣+做胸部塑形操的宝妈,产后1年乳房挺拔度显著优于盲目节食者。

“送礼物别只知道买吸奶器,一条侧围加宽、肩带防滑的哺乳内衣,才是真正关爱妻子!”田伟给丈夫们建议。

误区2:下奶就要狂喝汤,喝到水肿也要灌!

前几天,急诊来了一位乳房胀成紫红色的产妇,家人还在念叨“鲫鱼汤没喝够”。田伟立即让她躺下触诊,结果抽出了50ml脓液——又是浓汤引发的乳腺脓肿!

事实上,泌乳原理=宝宝吸吮刺激+母亲垂体分泌激素,不是靠汤里的脂肪。浓汤脂肪粒会堵塞乳腺管(想象把厨房下水道倒进食用油)。

“推荐患者早餐喝牛奶、吃燕麦粥(补充钙和膳食纤维),建议加餐选核桃仁+蓝莓(不饱和脂肪酸促泌乳),喝汤前务必撇油,或用吸管喝底层清汤”田伟说,这才是真正有效的食补。

误区3:发烧必须停母乳,会传染给孩子!

三个月前,一位爸爸抱着高烧39℃的妻子冲进急诊,坚决要求开回奶药。田伟翻出《中国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指南》,指出爸爸们要记住的三条铁律:普通发烧时,母乳里的免疫球蛋白反而能给宝宝“接种抗体”;对乙酰氨基酚乳汁中的分泌量不足0.1%,比孕期更安全;真正需要断奶的情况不足1%(如化疗、HIV感染),这些需要多学科会诊。

后来,这位爸爸在妈妈群写了千字道歉信,现在成了科学喂养的志愿者。

误区4:吸奶器越贵越好,直接上最大吸力!

上个月,田伟接诊一位乳晕裂伤的全职妈妈,她丈夫炫耀着买的三千元吸奶器:“德国进口的,有12档吸力!”田伟指着伤口反问:“如果吸尘器对着手背最大档吸半小时,您觉得会怎样?”他指出,在使用吸奶器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喇叭罩适配=汽车轮毂尺寸匹配,乳头与管道间隙应保留1-2mm;负压选择=自行车打气筒原理,匀速温和加压才能保护橡胶管;使用时长=手机充电,超过15分钟既损伤电池(以及乳腺)又浪费能源。

误区5:哺乳内衣是智商税,不如穿老公旧T恤!

去年,有位爸爸自豪地说给妻子省了内衣钱,结果妻子哺乳7个月后乳房下垂伴肩颈劳损。田伟拿着他的旧T恤做演示:棉质T恤拉伸后回弹力为32%,专业哺乳内衣莱卡纤维回弹力达85%;无承托状态下,哺乳期乳房每日摆动距离累计超1.6公里(相当于韧带每天跑个马拉松)。

“哺乳期乳房重量增加,长期无承托会导致韧带过度拉伸,这才是科学真相。”

那哺乳期间,我们该如何选择内衣呢?田伟建议:白天选择无钢圈但带模杯的哺乳内衣,侧边加宽更稳托;夜间穿睡眠哺乳背心,避免翻身时拉扯;乳腺炎发作期,可短暂不穿,但红肿消退后需及时恢复穿戴。

作为男医生,田伟经历过产妇家属的质疑,也收到过夫妻俩抱着孩子来送锦旗的感动。他说,母乳喂养不是妈妈们的“孤岛”,而是整个家庭成长的契机。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