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量笔架山窑出土瓷器首次亮相!从历史碎片遇见大美宋“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00:06:00    

沉寂千年的宋代潮瓷“活”起来了。5月18日,宋“潮”瓷话——笔架山潮州窑遗址考古成果展在潮州市博物馆开展,首次集中展示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在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掘和新世纪以来的考古成果,大多数展品为首次公开,展现宋代潮州窑制瓷工艺水平及与世界贸易的深度互动。

“这件瓷画得很好,颜色也漂亮!”“这个内壁这么薄还能有这样的完整度,烧得真好。”……展厅内,市民三三两两围在展柜前,端详展品纹理,对话千年瓷器,揣测它们诞生的故事,谈论潮州陶瓷的前世今生。

抖落几世尘埃,经过细心整理的宋瓷静卧在展柜内,沧海遗珠,瑕不掩瑜,在今人面前展露风姿。据介绍,此次展览分为“釉色重光”“手铲问瓷”“百窑肇兴”“千器万象”“窑系共辉”“瓷通远洋”等六个单元,讲述了笔架山窑址世纪寻踪之路,全景式回顾潮州陶瓷考古新发现,进一步阐释潮州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潮州笔架山窑考古成果“首秀”,本次展览有何看点?

一是看“考古突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在潮州窑笔架山遗址开展各类较大型的考古工作不下十次。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窑址考古发现屡有重要突破,发现了全省最长龙窑的“龙头”,首次发现其窑业作坊建筑遗迹,以及与生产环节密切相关的附属设施。

二是看“工艺技术”。窑址出土了丰富的窑具,包括匣钵、研杵、轴顶帽、荡箍、火照、支钉垫圈、支座、垫饼等,展现了瓷器制作和烧造的技术特点。

三是看“生活风尚”。作为民窑,笔架山窑场生产的各类瓷器种类丰富,富有生活气息。除了饮食器、储藏器外,还有与宋代社会风俗相关的香炉、茶器、文房用具、瓶类等,仅香炉便展出了5种不同样式,包含宋代“烧香点茶、挂画插花”等“四艺”“四雅”的社会审美和生活情趣,展品还包括小狗、小猫、托腮人物、带花纹瓷球等古代瓷塑玩具,颇有生活意趣。

四是看“文化交流”。笔架山窑生产的青白瓷主要受到景德镇窑影响较多,并与珠江流域、福建、江浙地区的窑口有一定的技术交流。同时,作为外销窑口,其产品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地,从纹样看可以发现部分瓷器有明显的异国元素,精致的瓜棱执壶、鱼形壶、军持壶、刻划花碗、瓜棱盖盒等都是当年畅销海外的产品,也可从中窥见一段宋代潮瓷“出海”史。

展览位于潮州市博物馆附楼二层流动展览馆,自5月18日起向公众免费开放。

从一场笔架山窑出土文物展,可以遇见一个怎样的宋代潮州?详细报道请关注南方+潮州频道。

南方+记者 刘梓薇

【作者】 刘梓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