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8:13:00
有多种成本低且储量丰富的材料,可利用湿度变化,直接从空气中捕碳。图片来源:美国西北大学
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有多种成本低且储量丰富的材料,可利用湿度变化,直接从空气中捕碳。他们称之为“最富潜力的二氧化碳捕获方法之一”。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
尽管人们为减少碳排放付出了艰辛努力,但预计未来几十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仍将进一步增加。利用湿度变化直接从空气中捕碳的技术——直接空气捕获技术,预计将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核心。
此前普遍使用离子交换树脂来完成这一工作,这限制了直接空气捕获技术的扩展范围。团队现在发现,可通过使用可持续、丰富且廉价的材料,来降低直接空气捕获技术的成本和能耗,使其能在更多地方“大显身手”。
团队创建了一个结构化的实验框架,比较了多种纳米材料利用湿度变化捕碳的潜力。这些材料包括活性炭、纳米结构石墨、碳纳米管和片状石墨等碳质材料,以及包括铁、铝和锰氧化物在内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结果显示,氧化铝和活性炭的捕碳速度最快;而氧化铁和纳米结构石墨捕获的二氧化碳最多。
团队也证明了材料孔径(多孔材料中二氧化碳可栖息的空间)对其捕碳能力的影响。通过系统观察每种材料,他们发现,中等孔径范围(约50至150埃,1埃=10-10米)捕碳效率最高。未来,人们或许可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来提高其捕碳性能。
研究团队强调,由于成本高昂且技术复杂,传统直接空气捕获技术缺乏竞争力。最新平台涉及到的材料几乎可在任何地方使用,并能与其他系统协同作用,有望为全球减排事业贡献一臂之力。(记者 刘霞)
来源:科技日报
西宁市应急管理局开展水域应急救援装备培训
2025-07-08 11:56:00“组团式”帮扶助力维西教育教学“蝶变”
2025-07-05 08:30:00从今日起,“甜蜜”不再是负担
2025-07-04 11:12:00杨韬:不止于技术输出,“一端百面”破解区县融媒发展痛点
2025-07-04 09:17:00陈敏尔与百度集团创始人李彦宏一行座谈
2025-06-27 10:46:00旭化成荣获2025年度发明表彰,助力离子交换膜法食盐电解工艺稳定运行
2025-06-12 07:54:00突发:平壤网络一度中断
2025-06-07 11:31:00高考答题为什么要用2B铅笔?读卡机器告诉你答案
2025-06-07 1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