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1:48:00
海报新闻记者 王学涛 杨涛 实习记者 郭泰瑛 报道
“过去学习《雷雨》这篇课文时,我们更多是以旁观者的视角。但为了在戏剧节演好四凤,我几乎‘住进’了她的内心世界,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我更懂作者曹禺的用意,给了我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十六届“校长杯”戏剧节圆满落幕,《雷雨》主演蔡舒琳在演出后如是说道。
《茶馆》重现历史风云,《春逝》演绎女性觉醒,《风声》致敬谍战传奇,原创剧目《碧草孤城》《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则聚焦当代价值命题……戏剧节当天,学生们化身民国掌柜、谍海英杰、AI觉醒者,在时空交叠的舞台上浸入式成长,青春在角色扮演中绽放多重可能。
“舞台上的每个角色都是人生的一种预演,扮演《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可以触摸到革命信仰的温度;再现《马兰花开》中的邓稼先,可以理解国家责任的分量;化身《铁骨铮铮》中的铁林,会感受御侮于外‘匹夫有责’的中华大义;《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则会引领我们做好直面人工智能困境的心理准备。戏剧展演活动课程本质上其实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教育。”作为山东师大附中语文组组长,刘志刚亲历了这场持续二十年的教育实践:“从2005年课改时,我们就意识到:语文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流动的生命体验。”
当人工智能以月为单位迭代升级,当文科专业遭遇“无用论”的质疑,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作为济南唯一一所“山东省人文特色高中”,将戏剧教育嵌入学校德育课程,举办16届校园戏剧节。这一选择暗含对教育本质的深刻回应——在工具理性主导的时代,人文教育如何以更具生命力的姿态突围?
这所人文特色高中的戏剧教育实践,恰似穿越迷雾的探照灯,照亮了人文教育的新可能。
绽放
在角色中寻找生命的坐标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戏剧是什么,《哇唔喔》男主角岳可欣认为,戏剧是无数的人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英雄人物的豪情万丈,可以体会到他们内心的傲岸与高洁,这些品质是在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有一句话说得好,‘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这种沉浸式体验正在重塑学生对文学的理解。过去分析《雷雨》,学生们用“阶级矛盾”“封建压迫”等术语解构文本。如今,他们通过角色扮演触摸到人性的褶皱。“四凤让我撕掉了过去对人性的‘简单标签’,以前看人看事总觉得非黑即白,比如认为‘软弱就是错’‘自私就是恶’。但当我成为四凤后,才发现人性更像一团纠缠的线,她的善良里藏着对母亲的欺骗,她的勇敢里裹着对命运的妥协。这种矛盾的叠加让我意识到,我们要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而不能片面做出评价。”蔡舒琳分析道。
更隐秘的蜕变发生在那些“边缘角色”身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导演孙文一至今记得,一名“群演”因舞台上缺少凳子而全程跪坐表演,“他的膝盖抵着冰冷的地板,但眼神始终追着聚光灯”。这种对舞台的敬畏,让许多“小角色”找到了存在感。内向的学生在《茶馆》中用京腔念出台词,数学尖子为《碧草孤城》考证秋瑾佩剑的形制,理科生熬夜研读《牡丹亭》的曲牌格律……
戏剧的魅力还不止于此。当《哇唔喔》剧组因道具船缺失陷入危机时,全班用废纸箱和胶带连夜赶制出一艘全新“战舰”。演出时,当这艘略显“粗糙”的船载着演员驶向舞台中央,台下爆发的掌声并非献给完美的道具,而是对“困境中迸发出的凝聚力”的致敬。“我们不是在表演完美,而是在讲述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岳可欣在谢幕时说。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戏剧德育课程培育了学生的自信心、表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项目管理、沟通合作能力,甚至为日后从事广播、写作、表演等行业有直接帮助。山东师大附中校友、演员张立昕回忆道:“为了参加戏剧节,当时班里同学都兴奋地写剧本、成为导演、成为演员,在小小的舞台上寻找着自己的角色。戏剧节对我的自信心有很大的提升,也让我了解到自己热爱与适合从事的工作,对我之后走上艺术道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戏剧给了他们一个支点,撬动了被压抑的潜能。”山东师大附中高二语文教师杨玉华观察到,学生在编写剧本时,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文字中构建出令人惊叹的世界,这是传统课堂作文中较少见的。那些在试卷上写不出800字作文的学生,改编剧本时却能构建出缜密的故事宇宙;平时背诵课文磕磕绊绊的男孩,为饰演好角色竟熟稔掌握了莎翁式的长句韵律。
初衷
在剧场中探寻教育的意义
“戏剧这种沉浸式学习比任何课堂讲解都更令人难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艺术表达的真相,从而让语文学习的知识经验得到沉淀,成为素养。”这种理念催生了“舞台上的语文课”。在传统课堂,老舍的《茶馆》被拆解成“社会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分析”等知识结论;而在戏剧排练场,学生需要揣摩王利发鞠躬时的腰弯几度、松二爷的茶壶该怎样颤抖。
班主任秦政的班级曾因排演《茶馆》陷入困境:文科班女生居多,反串男性角色难度极大。当外界质疑声传来,学生们用行动回应:“老师,让我们试一试。”她们观摩人艺话剧视频,多方请教学习京腔。演出当天,当女扮男装的众角色亮相毫无违和感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戏剧节不但磨炼了学生们的心性,还培养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随之转变。他们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与协作者。在山东师大附中高二级语文教师田桂芬看来,戏剧教育激发了学生对人性、对生活的思考,学生借各种方式的参与去感受人性的多面性,看清自己真实的内心,他就能以更清亮的目光照见生活的多彩,以更坚韧的品格、更真诚的协作去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学生的变化也让她看到教育更本质的使命——激发形象思维、理性思辨而非灌输知识。
戏剧是一个个人生剧本的合集,戏剧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复杂的故事情节和各种人生经历,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语文素养,更加深了他们对人性、生活的思考。多次登上附中戏剧舞台的经典剧目,如《日出》《茶馆》《鸿门宴》《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无不渗透着对于舍生取义之大义精神、面对困境之生命韧性、面对危难之勇往无前、面对爱情之忠贞不屈等震撼人心的教育力量。
“戏剧是语文素养的立体教科书:当学生们研读《哈姆雷特》的独白,锤炼的是文本解读的深度;当他们揣摩《牡丹亭》的唱词,感受的是汉语韵律的美感;当他们为角色设计台词,锻炼的是语言表达的精准。”正如刘志刚所言,戏剧教育通过引领学生沟通、合作、探究、思考、体验,培育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审美精神以及跨学科的综合素质。
戏剧校本选修课程关注的不是冰冷分数,而是丰富生动多姿多彩的过程,以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心理素质、学习态度、参与热情、与他人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表现。
育人
AI时代人文教育价值何在?
山东师大附中“校长杯”戏剧节创办于2005年,至今已经举办了十六届。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已经从语文学科的特色活动,发展成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校本课程和文化品牌。
“戏剧节不仅是一个展示学生才艺的舞台,更是进行德育的生动课堂。通过参与戏剧节的筹备和演出,同学们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素养和能力,还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山东师大附中副校长徐世水介绍,今后学校将全力打造戏剧节,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担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在人工智能以月为单位迭代升级的“乌卡时代”,一所高中为什么还需要戏剧教育?
原创戏剧《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以戏剧的形式回应了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冲击。导演孙文一希望能够再度引起观众对教育评价的反思——是单单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全面考虑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我希望传达这样一种价值观:即便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教育培养的也不应该是麻木的、仅仅追求效率的机器,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梦想,我们要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并为之付出努力,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碧草孤城》导演马蔚然对此也深有体会,她认为戏剧节让学生切实地走近戏剧中的人物,去感受他们人生的沉浮,去思考他们的选择。戏剧带给学生们人生的感悟以及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人工智能无法实现的,而这些正是学生们步入社会、面对种种挑战与机遇时所需要的。
“山东师大附中的老师们把文学的种子播撒在附中学子的心田,把‘戏剧节’这棵大树滋养得枝繁叶茂。我们一路耕耘一路收获,采摘的是学生语文素养和校园文化全面提升的累累硕果。无数精彩纷呈的剧目在我们的校园倾情上演,无数充满才情的同学在我们的舞台上华美绽放。从我们戏剧节的舞台上,走出了一大批出色的附中学子。”戏剧节期间,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苗禾鸣深情回顾了戏剧节的发展历程和育人价值。
随着戏剧节落下帷幕,舞台上的聚光灯迟迟未暗。台下,刚刚卸妆的学生们彼此相拥,互相鼓励;台上,道具组的同学正在井井有条地回收各种道具。这一刻,戏剧教育显露出它最本真的力量——点燃火种,让每个年轻的生命在角色扮演中认识自我,在戏剧冲突中理解他人,在谢幕后学会尊重与敬畏。
当其他学校焦虑于“如何让人文学科不被AI淘汰”时,山东师大附中的教师们在排练场找到了答案——那些在角色冲突中磨砺的共情力、在剧本创作中迸发的想象力、在团队协作中养成的领导力,正是AI时代不可替代的“元能力”。
这所“人文特色高中”通过戏剧教育证明:人文教育从未过时,只是需要更鲜活的载体。
(图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点赞!广州白云这些学校是国防教育标兵
2025-04-19 03:14:00戏剧的力量:一所“人文特色高中”舞台上的教育实践
2025-04-18 11:48:00《贵州法治报·教育周刊》丨【教师风采】周慈顺:用生命微光照亮学生前行道路
2025-04-18 09:16:00段奕宏在人民日报发文:像盖房子一样,一块块往上垒砖头
2025-04-17 07:25:00家庭用电将低至每度0.37元!山东电价政策调整!
2025-04-15 14:41:00京鲁携手,CP感越来越强
2025-04-15 08:43:00转发分享!自己永远是人生故事的主角
2025-04-13 23:20:00行走黄河·记者手记|没想到,济宁竟是座"双面之城"
2025-04-13 09: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