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6 19:13:00
3月15日,新华社发文揭露通信行业电话营销乱象,文中提到诱导升级、隐性扣费等现象依然存在。
对此,3月16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发文回应称,公司高度重视,已开展全面自查。
中国移动:对违规渠道严厉处罚
对新华社有关通信电话营销的报道,我司高度重视,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已第一时间开展针对性自查。一旦自查发现存在相关问题,我们将坚决贯彻“客户为根,服务为本”的理念,坚定不移地维护客户利益,逐一查摆,举一反三,认真做好改进提升。一是要进一步强化代理商营销管理。严格管控和治理通过电话营销方式拓展业务,对违规渠道严厉处罚,直至解除合作。二是要开展服务专项治理行动。聚焦客户投诉和自查发现的营销不规范问题,开展源头治理,确保相关问题的治理有明显好转、取得实质性突破。诚挚感谢新闻媒体、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推动工作取得实效,为客户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中国电信:坚决迅速整治
对新华社有关通信电话营销的报道,我司高度重视,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已开展全面自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将坚决迅速整治,并持续强化营销服务规范,加强对一线人员的培训及对代理商的管理监督,严肃惩处不规范行为,切实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中国联通:严肃处理
对新华社有关通信电话营销的报道,我司高度重视,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已开展全面自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将严肃处理、举一反三、立行立改,同时全面规范电话营销行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格落实资费公示全面准确、严格执行二次确认等关键举措,保障用户明明白白消费,为用户提供更加高品质的服务,坚决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新华社此前报道,通信营销人员在电话里常使用“免费升级”“限时优惠”等模糊话术或夸大套餐的优惠力度,却对限制性条款闪烁其词,消费者容易被误导。消费者在办理后才发现,实际体验与宣传不符,但此时已无法轻易取消。
与线下营业厅办理业务相比,电话营销更易“埋坑”,口头合同取证难度大、证据认定复杂,消费者往往只能吃“哑巴亏”。
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记者:檀晴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自今年5月20日起施行
2025-04-30 11:08:0051岁男子30年每天一包烟 肚子疼就医发现全是血栓
2025-04-29 17:11:00花费近20万元网上购买保健品 全是“三无”产品
2025-04-28 20:08:00美翻了!上海徐汇这面花墙藏不住了
2025-04-28 17:56:00法国官员:欧美关税谈判“距离达成协议还很远”
2025-04-26 09:34:00国际举联主席扎路:中国持续投入推动举重运动发展
2025-04-24 21:32:00高端访谈|深化肯中合作 共筑现代化之路——访肯尼亚总统鲁托
2025-04-23 14:34:00今日,谷雨!
2025-04-20 1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