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采煤小镇”变身“文旅小镇”丨“镇”有看头——四川镇域经济样本调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20:30:00    

斜江风光秀丽。

川观新闻记者 张红霞 成都观察 王翱 文/图

顺着清新又有设计感的河边步道,一级级下行至河谷,斜江碧波荡漾,沿途山清水秀。

“五一”小长假的订单让这个西岭雪山脚下的文旅小镇应接不暇。䢺江镇镇长周孟洁说,去年“五一”,这里迎接过一千多辆自驾车的旅游高峰,已经有经验了。

记者所站立的河边街,2019年前叫“斜源镇”,在全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并入地名有2000多年历史的䢺江镇,这一片区域也改名为“斜源旅游度假区”。

随处可见的“矿工熊猫”。

在斜源行走,不时看到头戴矿灯、身穿工装的熊猫公仔图像,䢺江镇太平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艳琼为记者释疑,2009年以前,斜源有很多小煤窑,是一座“采煤小镇”,常住人口超过2万人。随着成都全面关停采矿业,斜源镇也关了所有煤矿。

关了容易,关键是如何新生。背靠西岭雪山,斜源镇很自然地走上了文旅发展之路。那个名为“矿工熊猫”的IP形象,正是服务于当地文旅产业的文创。

斜源的转身之路走得颇为顺利:引进一家文旅企业,邀请西南交大对小镇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将集中安置村民后“腾”出的63间村集体商铺,统一打造,招募社会资本,共建“斜源旅游度假区”。十多年来,这里凭借好山好水好空气,发展了100多家民宿、10多家餐厅,引进漂流体验项目,成为远近闻名的可徒步区域。

2019年,䢺江镇引入成都高新区文旅企业“西行驿站”,投资7000万元,以“矿工俱乐部+大熊猫国家公园”文旅定位重新设计景观。䢺江镇与成都知名商超共同打造“高山番茄农场”、香肠腊肉基地;引入好医生药业集团,发展1000多亩中药材,准备种植500亩林下黄连;利用“四川十大树王”太鹏鲸柏等古树名木资源,发展露营、徒步等新文旅项目……

新斜源的知名度越来越大,教授、画家、音乐家等逐渐聚集。

“现在斜源老百姓日子好过,地里有5万亩中药材,去年还用上了无人机打药。街上还有旅游生意可以做,加上村集体每年的分红,不比以前采煤打工的收入低,还更安全、健康。”张艳琼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