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8:36:00
伊朗与美国12日结束在阿曼举行的第一轮会谈,双方均表示会谈“有建设性”,并计划19日进行下一轮会谈。这是自2018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美伊首次正式谈判。
美伊双方各自想达到什么目标?会谈前景如何?
美伊代表短暂会晤
本次阿曼会谈前,美国与伊朗在“直接”还是“间接”谈判上各持己见,美国还对伊朗发出“不谈就打”的威胁,伊朗方面则表示,不会在高压下让步。表面上看,双方针锋相对,但种种迹象表明,双方实际上均有开启谈判愿望和动力。
谈判当天,美伊各有单独的房间,双方通过阿曼外交大臣交换信息。但在谈判结束离开会谈地点时,伊朗和美国代表团进行了短暂会晤。这样的安排照顾了双方的面子,也说明两国真的不愿放弃这次谈判的机会。首轮谈判结束后,双方都表示同意下周再次会谈,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表示,如果双方能在下周的会谈中敲定未来谈判的基础,“我们将取得很大的进展,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开始真正的谈判”。美国白宫声明称,双方这次沟通是朝着实现互利结果迈出的一步。作为中间人的阿曼外交大臣也表示,美伊会谈在友好氛围中进行,有助于弥合分歧。
美国急于推动谈判
这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会谈是双方出于各自的战略需求在依然存在严重“信任赤字”的背景下进行的。首轮谈判虽被双方评价为“积极且富有建设性”,但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两国复杂的地缘政治算计与深刻的互信缺失。从首轮谈判后释放出的乐观情绪可以看出,在当前国际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双方对于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战略需求十分迫切。
从美国方面看,特朗普政府急于推动美伊双边谈判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特朗普有时间上的紧迫感。2015年签署的伊核协议将于2025年10月到期。前不久中俄伊三国已在北京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为后续新协议的谈判定了基调。美国若继续缺席谈判,将彻底丧失在伊核问题上的话语权,进而被排除在地区核问题治理架构之外,导致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在当前美国对全球发动关税战的背景下,特朗普担心若不能在伊核问题上夺回话语权,将很难避免协议到期后形成对美国不利的安排,将对2026年11月的中期选举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特朗普担心以色列可能利用伊朗核问题不断制造危机,最终将美国拖入不愿面对的军事冲突。2024年10月巴以爆发新一轮冲突以来,以色列与伊朗已经发生了两次针对对方本土的军事打击,内塔尼亚胡政府近期多次暗示可能对伊朗核设施发起“预防性打击”。五角大楼评估显示,若以色列发动攻击,伊朗可能通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或策动地区代理人武装反击。美国很难避免卷入其中,这无疑将扰乱美国的全球战略。因此,特朗普试图通过谈判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并约束以色列可能的冒险行为。特朗普称,如果伊核问题无法通过外交解决,伊朗将面临“巨大危险”。此话既是警告伊朗,也是安抚以色列,意在防止伊以矛盾激化。
第三,特朗普上台后,尽管在中东问题上多次发出过诸如要“接管”加沙和“轰炸”伊朗等惊人言论,也发动过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但实际上,特朗普无意更无力增加对中东的投入。这些年来,美国用于维护全球霸权的资源分配已经捉襟见肘,集中资源应对所谓“大国竞争”,已成为美国战略界的共识。从特朗普急于要求伊朗与美国达成协议上,也可以看出美国继续要从中东收缩的意图。
从伊朗方面看,愿意与美国谈判的目的更为明确而直接,核心诉求是解除美国多年的制裁。连年的制裁已使伊朗经济遭受重创。解除制裁是2015年推动伊朗签署伊核协议的根本动因,也是历届伊朗政府的首要目标。此次,伊朗再次将解除制裁作为检验美国诚意的试金石。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明确表示,谈判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考验”,而“球在美国手中”。除此之外,伊朗也希望通过外交解决核问题来缓和地区紧张局势,避免陷入与以色列乃至美国的直接冲突。消解国际社会及地区国家对伊朗发展核计划的疑虑,改善与周边国家及欧洲的关系,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和周边环境。
双方或有一定妥协
美伊谈判不仅关乎两国关系走向,更牵动着中东地区安全态势与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未来。美伊最终能谈出怎样的结果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双方虽然都有谈判解决问题的愿望,但从现实情况看,两国间存在的严重“信任赤字”很可能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障碍。
综合各种因素,同时基于对双方当前的战略需求、立场表达及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笔者以为,在现有条件下,美伊达成全面解决方案或者谈判彻底破裂的可能性都不大。最有可能是双方面对现实,在满足对方当前最迫切需求方面做出一定的妥协和让步,其他更敏感的议题可能被暂时搁置,留待后续谈判解决。美国政府的要求是伊朗放弃核计划,“红线”是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对伊朗而言,在美国的“红线”上作出承诺并不困难,伊朗在现有核协议以及近期中俄伊三国联合声明中都作出过类似的承诺,而美国这么多年与伊朗打交道后也深知,不在制裁问题上有所松动,很难与伊朗达成协议。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在谈判前表示,为与伊朗达成协议,美国可能需要做出一点妥协。
因此,伊朗承诺不突破核门槛,美国承诺逐步放松对伊朗的部分经济制裁可能成为谈判不破裂的基础。具体措施可能包括:美国逐步放宽对伊朗的石油和金融制裁,允许伊朗恢复部分出口,伊朗则冻结高丰度浓缩铀生产,加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这种“行动对行动”的模式可避免任何一方需要一次性作出全部让步,这也是当年打破伊核谈判僵局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需要指出的是,谈判陷入僵局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除了过去谈判中曾出现过的“谁先迈出第一步”、美国提出附加条件等情况在未来谈判中依然可能出现外,特朗普立场的反复无常及其朝令夕改的行事风格也可能给谈判带来诸多不确定的变数。
此外,美伊都面临国内强硬派的压力,尤其是美国,有时还不得不看以色列眼色行事,而以色列对任何可能增强伊朗地区影响力的协议都持反对态度,这也让双方的妥协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即便双方最后达成某种有限协议,能否真正执行以及美国最终是否会重返伊核协议谈判机制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能确定的是,外交努力是解决伊核问题唯一的途径。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美方:66.3%轮椅、64.2%维生素、65.7%拐杖……来自中国
2025-04-19 20:22:00美国国务卿:乌克兰问题谈判不能一直停滞不前
2025-04-19 08:13:00河北自贸试验区“牵手”海南自贸港
2025-04-19 07:31:00两日内连续施压,特朗普再次喊话美联储降息!日本东京都前知事:美关税政策将致世界经济衰退
2025-04-19 07:13:00谈判愿望迫切各有战略需求,美伊间“信任赤字”仍难破解
2025-04-18 18:36:00特朗普:美国下周四将与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
2025-04-18 02:17:00爱马仕宣布:在美国全线涨价
2025-04-18 01:40:00大批赴美游客被拘留,遭暴力对待:戴手铐、关禁闭、驱逐出境
2025-04-17 1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