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绥德“掌勺汉”华丽转身“男一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09:28:00    

7月3日,榆林市绥德县二郎山的林荫道上,54岁的田占林拿着廉政主题微电影剧本,时而坐着诵读,时而踱步沉思,十分投入。这个曾在灶台前掌勺的陕北汉子,如今已是活跃在银幕上的“男一号”。黄土地赋予了这个汉子坚韧,书写了一段从厨师华丽转身为演员的生动故事。

1971年,田占林出生于绥德县四十里铺镇肖家塔村一个贫寒家庭。年少时,为减轻家里负担,他十几岁就外出打工,揽活扛包。二十岁多时,田占林开始从事餐饮行业,在西安、延安等地的大小酒楼磨砺。从学徒起步,他历经配菜、掌勺,一路成长为厨师长、行政总厨,月薪最高时近万元。

这段饱尝生活艰辛、体味百态人生的经历,不仅让田占林对社会底层人物有了深刻的理解与共情,也为他日后转型当演员、饰演各类人物角色埋下了伏笔。

“我从小就热爱文艺,尤其对陕北文化和黄土地的故事有深厚的情感。”田占林回忆道,即便在忙碌的厨师生涯中,他也从未放弃对秧歌、信天游、小品等艺术的学习与追求,积极参与绥德、延安等地的大型文艺演出,深受群众喜爱。这份热爱,如同一颗种子,在田占林心田待破土而出。

2006年,陕西电视台《都市碎戏》栏目为普通百姓敞开了表演之门。田占林心中的“演员梦”瞬间被点燃,他果断报名,并在该栏目《离家之后》剧中成功饰演了男一号刘宝同。这次的成功表演,坚定了他走表演艺术的道路。紧接着,在《家有傻哥》《结婚证书》等影视剧中,他频频担任主要角色。随后,他毅然辞去高薪的厨师长职务,全身心投入到演艺事业中。

转型之路并非坦途。田占林深知,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演员,要成功必须付出远超常人的努力。他抓住每一个机会,在电影、电视剧、小品中不断磨砺演技。

绥德县郭家沟村、贺家石村等古朴村落因其独特风貌,成为众多影视剧的取景地,田占林也由此获得了更多机遇。从《平凡的世界》中的村干部、医生,到《历史永远铭记》《长征大会师》《红星照耀中国》等大型连续剧中的重要角色,他一步一个脚印,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赢得了观众的认可,演技日益精进。

2021年电影《红手印》上映,田占林也迎来了演艺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在该影片中,他不仅担任编剧和总策划,还饰演了男一号榆林优秀共产党员、驻村第一书记薛毅。前期,为了写好剧本、演活角色,他走进吴堡县呼家渠村,沉浸式体验薛毅生前的工作环境,走访群众,挖掘人物背后的感人故事。

“从要演薛毅这个角色开始,我心里就一直住着这个人。理解剧本是基础,吃透剧本,内化角色的性格、表情、动作才是关键。”田占林深有感触地说。

拍摄过程更是对意志的严峻考验。“影片杀青后我住院17天。”田占林回忆道,“‘炕上往下掉’那场戏拍了5次,‘骑摩托摔倒’摔了5次。陕北三月的天气还很冷,‘雨戏’拍了整整3天,‘无定河救人’那场戏我多次呛水,直到导演满意为止。影片杀青后很长一段时间,我还是从角色中走不出来。”

“薛毅为了老百姓付出了生命,我吃这点苦算什么?就想把他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精神传播出去。”田占林介绍,《红手印》今年6月13日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再次与观众见面,他非常开心。

如今的田占林,已从当年的厨师蜕变为一位集编剧、导演、表演于一身的全能人才,更成为榆林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去年,田占林获得榆林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2023年度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近年来,田占林主演的电影《印痕》《红手印》相继入围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澳门国际电影节。他在电影《大漠治沙人》中成功饰演石光银的形象,参演了《山海情》《西北岁月》《红星照耀中国》等20余部电视剧。

“角色在变,舞台在变,但我传递好故事与正能量的初心不变,今后我会继续扎根这片土地,挖掘更多带有泥土芬芳的故事,把陕北文化、黄土文化中的质朴与坚韧,化作银幕上鲜活的形象,让更多人看到黄土地上的感人故事。”田占林信心满满地说。

来源:群众新闻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