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08:46:00
在充满希望的春天里,行走在这片敢闯敢拼的热土上,产业的起势、干事的锐气、发展的脉搏,令人目不暇接,建设省域副中心,南阳激荡新气象:
一股振奋人心的产业力量正在汹涌澎湃,大项目、好项目遍地开花,优势突出、聚链成群的现代产业体系已经初具规模,绿色食品产业规模超过1700亿元;
一幅波澜壮阔的城市画卷正在铺展开来,条条道路笔直宽阔,撑开城市发展的布局,抹抹绿意连线成片,拓展城市品质的内涵;
一曲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奋进曲正在缓缓奏响,农业基地内无公害蔬菜新鲜娇嫩,标准化现代养殖基地里的生猪、牛等供不应求,现代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内游人如织。
…………
一帧帧拼搏的画面、一串串前行的脚印、一滴滴勤劳的汗水,正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昂扬乐章,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壮大经济强筋骨
南阳月季盛开,喜迎八方宾朋。全媒体记者 崔培林 摄
4月的南阳,生机盎然。走进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旋舞勾勒天际线,运输车辆穿梭织就发展经纬;各园区、各企业争分夺秒赶订单、扩投资……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五聚五提”为工作抓手,以“六个弘扬”为作风要求,以“四个自觉”为干事保障,开足马力拼经济,凝心聚力上项目,全力以赴抓投资,推动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逐季回升的坚强发展曲线。2024年,实现生产总值4879.08亿元、增长5.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大抓项目,大快投资。我市坚持项目为王,建立清单化、项目化、实物化落实机制,强化土地、资金、用能等要素保障,推动成熟项目快建设、争取项目快实施、招引项目快落地、在建项目快投产,2024年全市共签约项目676个,合同引资额2273亿元,龙成汉冶特钢海洋平台及工程用钢项目、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风电装备高端电机项目等投产运行,豫资海元南阳城市产业综合体项目、中牧牧原生物药业生产项目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南信合高铁等项目加紧对接。
聚链成群,产业升级。我市围绕“7+17”产业链群,调结构转方式,坚持做强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制造业加力提速、硕果累累。绿色食品、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规模分别突破1700亿元、900亿元、85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2%、16.5%。超硬材料跻身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招商引资,蓄足后劲。我市积极用好链式招商、资本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从一月一次的全市招商引资项目观摩调度会,到党政干部多次赴北京、上海、郑州等地拜访企业、洽谈项目,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优质企业。
创新创造,释放动能。坚持育主体、建平台、优生态、聚人才并举,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正转化为副中心城市建设“最大增量”。牧原实验室第一个转化成果——牧元安粮异亮氨酸项目已投产,南阳创建省级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我市院士工作站达5家、全省第三,全市建成1590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创新正成为南阳产业突围的最活跃因子、最可靠力量。
城市蝶变满目新
漫步南阳,这座奋力“奔跑”的城市正在变得更加多彩多姿:一条条道路宽敞顺畅、四通八达,一处处游园绿地景色优美、舒适宜人,一片片老旧小区提质升级、美颜焕新……移步换景间,碧水相依,草木环绕,为市民构筑起一座幸福的绿色家园。
城市建设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是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工程。我市紧紧围绕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定位,重点聚焦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之城,让幸福感、获得感在人民群众“家门口”落地生根。
口袋公园串珠成链。公园、游园星罗棋布,绿地、绿道随处可见,去年新建花境公园、京宛游园等市级公园游园,完成21个区级游园的建设,新建改造提升道路绿化48条,新增小微绿地52处和立体绿化20处,绿化面积净增12.6万平方米。
排水防涝设施提质增效。已完成北京大道沿线、梅溪河下游等7个排水防涝项目20个路段地下管网建设任务,另有9个路段的地下管网正在加速改造建设,新建改建供水管网46.9公里、燃气管网101.5公里。
城市“经脉”贯通动力涌动。去年新改造老旧小区425个,打通“断头路”6条,改造提升道路4条,新增车位4630个。中心城区先后优化调整了16条公交线路,购置全新公交车50辆,使公交服务成为彰显民生温暖、构建幸福城市的重要元素。
社会民生全面进步。我市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财政民生支出66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市中心医院新区医院基本建成,市中医院新院区主体完工,医圣文化园一期建成开园,我市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从“改差补缺”到品质再造,从“整容换脸”到涅槃重生,从粗放增长到优雅成长,城市更新提质,南阳面貌焕然一新。
逐绿前行步铿锵
晨曦初露,雾霭渐消,春日下的丹江口库区,一望无际的江面清莹透彻,汩汩清水从这里出发,一路奔腾,向北而去。自中线工程通水以来,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累计向首都和沿线地区安全送水近710亿立方米。
绿色,是南阳最鲜明的底色;生态,是南阳最厚实的家底。我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加快打通生态价值转换通道,全力打造绿色发展增长极,在履行生态责任、挖掘生态潜力、彰显生态价值的路径突破中,使经济的突飞猛进和生态的“只此青绿”相得益彰。
筑牢“绿屏障”。推进以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国储林项目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三大工程为重点的造林绿化,“林长+”机制创新推行,森林面积1468万亩、占全省近1/4,营造林总量常年居全省首位,森林蓄积量408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0.51%,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打好“攻坚战”。加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024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9天、全省第三,获评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
打通“转换链”。拓展“两山”转化路径,稳步推动林业碳汇、土地使用权、矿业权等自然资源权益交易,淅川县、西峡县获评全国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深入实施“宛美旅游”战略,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9564万人次,旅游收入75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30.9%。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以水为墨,以山为笔,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愈加鲜亮。
田畴沃野绘新景
从智慧农田的科技脉动,到特色产业带绵延舒展,从现代农业园区的机械交响,到诗意栖居的乡村新画卷徐徐铺展,南阳正以“农”为笔,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画面。
被誉为“中州粮仓”的南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业基础更稳固、农村地区更繁荣、农民生活更红火。
仓廪实,天下安——
我市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融合,实现粮食产量“二十一连丰”。启动实施农村沟渠连通整治行动,打通沟渠1.021万公里,完成量全省领先。
业兴旺,有劲头——
我市持续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仲景、福森等龙头企业,培育壮大花、药、果、菌、茶等优势产业集群,探索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我市因地制宜发展花、药、果、菌、茶、肉等特色经济,目前全市月季、玉兰、艾草、山茱萸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新创成国家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2个,“南阳艾”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月季产业年产值突破30亿元,内乡智慧畜牧入选农业农村部“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
村宜居,有看头——
依水而建、临水而居,每逢节假日,位于淅川县大石桥乡的“那水乡·水上青荷民宿”便一房难求;方城县杨集镇以七峰山为主线,打造和美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形成美丽乡村示范带,宜居乡村里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坚持片区化、组团式发展理念,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村容村貌等方面长效机制,分区分类分层分级建设和美村、美丽村、洁美村。去年新打造美丽小镇26个、和美乡村300个,西峡“菌果药旅”、卧龙“山水花草”两个片区被确定为省级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在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上,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拼搏进取,倍道兼程、履践致远,以实干兴业铸就新时代的南阳荣光。(全媒体记者 陈 琼)
编辑:王冕 初审:赵林蔚 终审:黄星
2024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揭晓 获奖项目呈五大特点
2025-04-26 00:14:00南通: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护航千亿家纺产业创新发展
2025-04-25 16:23:00新增!无锡学生家长看过来→
2025-04-25 13:38:00大规模裁员2.2万人!这一巨头宣布
2025-04-25 09:23:00河南范县颜村铺村:支部强起来 产业旺起来
2025-04-25 09:13:00大城崛起风正劲——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走笔丨月季花开 第三届世界月季博览会特刊
2025-04-25 08:46:00乡村周记|汕尾陆河青梅飘香;东莞凤岗书香变菜香
2025-04-25 08:16:00四川将系统推进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
2025-04-25 0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