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7 21:0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通讯员李欣然、记者杨铌紫编写
重庆湖广会馆位于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坐北朝南,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于道光年间扩建,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其建筑群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建筑装饰以石雕、木雕、砖雕、彩绘、楹联、匾额等为主,造型优美、流光溢彩,装饰题材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戏剧故事、珍禽异兽以及鱼虫花鸟等,布局与造型独具地方特色,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重庆湖广会馆核心区占地面积18418平方米,建筑面积7653平方米,不仅是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我国城市中心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会馆建筑群。
齐安公所看台北大门修复图(渝中区档案馆藏)及修复后图片(重庆湖广会馆供图)
明末清初,四川因战乱和饥荒导致人口剧减。为恢复生产,清政府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湖南、湖北、广东等地民众大举迁入四川。“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下,重庆逐步走向繁盛。随着大量外地移民商人的涌入,为维护同乡利益、联络乡谊,各省商帮纷纷在城中设立会馆。至清代,重庆下半城南纪门至朝天门一带,曾聚集了九个省级会馆。现存清代会馆建筑中,禹王宫、齐安公所及广东公所构成如今重庆湖广会馆三大主体建筑。
上个世纪,湖广会馆建筑群被淹没于杂乱的民居、工厂与仓库之中,馆内建筑年久失修,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殿堂、楼阁等损毁严重。20世纪80年代中期,重庆市开展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这一建筑群。1998年8月,渝中区两江沿线开发整治办公室(下称“两江办”)成立,湖广会馆被确定为两江沿线改造整治的第一重点。随后,“两江办”组织对湖广会馆进行调查摸底和前期策划。1999年到2003年,市、区相关部门完成了核心区建筑布局、古建筑形体、内部构件及木质雕刻的原样测量、绘图与修复设计。2003年6月至11月,核心区启动大规模拆迁。同年12月28日,湖广会馆修复工程正式开工。
根据我国文物建筑修复的成功经验,湖广会馆修复工程严格遵循“原真性”“可识别性”“可逆性”“留白”及“最小干扰”等原则,尽可能减少对文物建筑的干预,保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在施工过程中,修复团队对建筑群内部空间进行了全面清理,恢复了会馆内部原有的空间格局。例如,将曾被用作厂房的广东公所和被用作仓库的禹王宫予以清理和复原,重现会馆建筑真实面貌。在建筑单体修复方面,秉承“修旧如旧”的理念,坚持使用原材料、原工艺修补,以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的建筑风貌。此外,针对会馆中老构件的修复,尽可能保留并利用原有构件,表面处理采用差异化材料,使原有木结构与修补新增部分在整体协调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别。
湖广会馆修复工程历时21个月,于2005年9月竣工并对公众开放。今天的重庆湖广会馆包括四大部分:湖广会馆文化陈列室、湖广会馆四川移民博物馆、湖广会馆三大主体建筑以及湖广会馆构件展与临展区。
如今,重庆湖广会馆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是重庆历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每年春节举办的“禹王庙会”、清明节的“禹王祭祀典礼”以及国庆节的“移民文化节”等活动,都吸引大批的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其中“禹王庙会”已被正式列入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彰显了会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影响力。
(渝中区档案馆、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档案馆提供支持)
跟着档案看重庆|雕梁载史 馆韵长流——重庆湖广会馆
2025-08-27 21:04:00暴雨黄色预警:5省市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湖南重庆等局地特大暴雨
2025-08-11 08:33:00自然资源部将湖北重庆地质灾害防御响应提升至Ⅲ级
2025-08-10 20:42:00重庆第1眼 | 花样“夜”态真漂亮 重庆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新活力
2025-07-15 12:00:00合肥严打违法倾倒垃圾 违者或将行政拘留
2025-07-09 18:25:00国内最大!珠海这个光伏项目二期投用,年发电量新增920万度
2025-07-04 12:05:00聚焦川渝板块丨巨人网络21.93%列渝股周涨幅第一
2025-06-15 15:40:0011个!重庆最新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公示
2025-06-13 16: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