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2 01:40:11
传谣言的法律后果主要分为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两种,具体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以及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根据具体情节,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则可能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建议
建议广大网民遵守法律法规,不制造、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市场监管云行动】@全市药品网络销售零售企业,提交药品网络销售企业报告啦~
2025-04-16 09:51:00针对恶意虚假摆拍等4类短视频营销乱象,网信办出手整治
2025-04-15 09:22:00编造地震网络谣言引恐慌,多人被警方处罚
2025-04-14 16:33:00@乌海人 已开通!不用再去派出所
2025-04-14 16:30:002025央视315曝光的多家“手机抽奖”敛财涉事公司被处罚
2025-04-10 13:55:00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3·15你点我检”专项抽检信息通告
2025-04-09 16:58:00辟谣又有新招!“辟谣卡”在抖音上线,搜索谣言就会展示辟谣信息
2025-04-07 18:40:00“温度+速度”解封冻结的银行账户 武汉中院巧解一起债务纠纷助企业变双难为双赢
2025-04-07 1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