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自治筑基网格赋能 解锁乡村治理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1:27:00    

河南经济报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马芸

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河口村曾是七里沟森林公园治理的“痛点”——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问题频发,既影响生态环境,又容易引发村民矛盾。今年河口村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为突破口,决心开展沿河摊位整治。通过村民共商共议、“四议两公开”等程序,推出‌沿河摊位网格化自治管理方案‌,以“自治+网格”双轮驱动,打造公平有序、共建共享的经营环境,通过制度性改革破解公共资源分配难题,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摊位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

基层自治,从“政府包办”到“群众主唱”议事协商让群众站“C位”‌。2024年的村民代表大会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的沿河摊位管理混乱的问题,拉开了自治改革的序幕。村党支部创新推行“四议两公开+三轮协商”议事机制,首轮收集各个商户意见形成初步方案,二轮组织商户代表与村两委干部面对面协商,三轮通过村民议事,最终敲定“分档管理、抽签定摊”整治方案。阳光操作突破利益固化坚冰。‌面对群众最关切的摊位分配问题,村委引入“双随机”机制。通过户籍验证、第三方监督、全程录像三重保障,将所有摊位纳入统一管理。

自治组织激活治理末梢。由村民代表、摊位代表、两委代表组成的摊位管理委员会成为治理新生力量。他们不仅制定《摊位使用协议》,更创新开展“商户值周”活动:每周由3名商户担任“轮值管家”,负责卫生督查、纠纷调解,实现了从“要我管理”到“我要参与”的转变‌。

网格管理,从“粗放管理”到“精绣画卷”‌三级网格织密管理经纬‌。河口村将摊位划分为沿河摊位专属网格纳入全村网格管理,构建“支部抓总、网格长包片、商户包点”三级体系。摄像头全天候监测占道经营、违规拉客,网格员每天3次实地巡查,杜绝了占道经营现象的发生。‌

动态管理激活一池春水。‌创新实施动态管理制度:连续三月评分达标的C类商户可申请升级,违规三次的A类商户直接降级。多次违反规定者,村委会将有权收回摊位经营资格、扣除当年管理费用并拉入摊位黑名单两年内取消摊位申请资格。智慧平台实现云端共治。河口村还依托大河涧乡综治办与智慧社区治理网格化平台,构建起“数据互通、云端协同、全域响应”的治理新模式。利用AI算法分析监控视频、物联设备数据,自动识别占道经营、消防隐患、群体聚集等风险场景,触发智能预警并推送至网格员移动终端。通过技术赋能让群众成为治理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河口村的生动实践,彰显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三个启示:‌制度创新要踩准群众需求点,技术赋能需接好地气,共治共享贵在激发内生动力‌。如今的河口村,碧波荡漾的河面上飞鸟停歇,古树掩映的村巷中笑语盈盈。从“管不住”到“管得好”,从“生态美”到“产业兴”,这里正演绎着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下“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交响乐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