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1:17:00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近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所长梁慧珍率领专家团队,深入渑池县开展中药材种植情况调研。渑池县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陈长青、渑池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郑平伟、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乐及中药材研究所尚惠香等陪同调研。
调研首站,梁慧珍团队来到河南省澜草堂药业有限公司的加工基地,实地考察了丹参、紫苏等中药材的初加工流程。梁慧珍研究员强调,中药材的采收和产地加工是影响中药材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的关键环节,必须根据药材的特性和适宜的加工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和作业流程。
随后,调研团队前往渑池县博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合作社负责人刘杰深入交流。据刘杰介绍,目前渑池县陈村乡冬凌草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地黄、丹参、黄芩、柴胡等重点中药材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1.2万亩。然而,近年来冬凌草、柴胡等中药材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了育苗难、病虫害防治困难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梁慧珍团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育苗技术方面,专家建议采用“温床育苗+营养钵移栽”的新技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速度。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针对冬凌草常见的蚜虫、红蜘蛛等刺吸式害虫,专家推荐使用“黄板诱杀+生物农药防治”的绿色防控措施,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中药材的品质安全。
实地考察结束后,梁慧珍对渑池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发表了看法。种子种苗问题、品种问题以及栽培管理问题是当前渑池县中药材生产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环节。这些问题也是省农科院在药用植物栽培领域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难题。未来,省农科院将与渑池县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强合作,在新品种选育、种苗脱毒培育、机械化育苗、标准技术示范等方面开展联合研究,共同推动渑池县中药材产业的提质增效。
此次调研不仅为渑池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省农科院与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携手并进,共同探索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金昌市新能源电池千亿级产业集群再添新成员
2025-07-28 09:32:00上半年,333亿元!紫云山文创园建设蹄疾步稳
2025-07-27 17:29:00特朗普对铜加征50%关税 智利各界怒斥“经济霸凌”
2025-07-26 11:22:00“雁归来”注入乡村发展新动能
2025-07-22 10:44:00有的主动拆解,有的被动躺平,各国“去工业化”兴衰启示
2025-07-20 18:02:00枣庄市中区:一季度全区GDP增长6.9%,增速居全市第一
2025-07-17 12:43:00数智赋能 就创未来 全省电商产业创业提升训练营在兰州启动
2025-07-15 10:23:00“让人才迸发无限创新创业活力” 2025厦门人才服务月系列活动启动
2025-07-10 1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