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全景菜单”到羊城书房:一页纸如何“蒸”出岭南千年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9:57:00    

作为2025广州读书月全民阅读系列重点活动之一,“书香羊城·阅见世界”主题阅读活动近日拉开帷幕,通过多维视角读懂广州、爱上广州,推动岭南阅读文化走向世界。活动现场,《大粤菜》作者、广东烹饪协会会长、文艺评论家赵利平接受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独家采访,以老广生活细节为切口,解码这座城市“左手美食、右手书香”的人文基因,分享自己对广州文化的独特见解。

老火汤里煲书香:广州美食阅读地图“出圈”全球

近年来,广州精品出版了“读懂广州”书系之《文学里的广州》《大粤菜》《一座山读懂一座城》,以及“与辉同行”推荐的《海上明月岭上花:古诗词里的岭南文化》等好书。这些书目被列入“读书破万‘卷’全球共读”活动上线的阅读书单,与全球读者一起领略广州厚重的城市记忆,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

“一盅两件一张报纸”曾是广州早茶文化的经典场景,如今这种饮食与阅读的独特交融正被赋予新内涵。“当年广州酒家文昌路店门口的报摊,每天所有报纸都能卖光。”

赵利平

赵利平回忆道,当时中央广播电视台曾专程拍摄茶客们“有事谈事,没事看报”的景象。在他看来,早茶不仅是饮食仪式,更构成了特殊的阅读场景:“阿伯们一边饮茶一边研究报纸头条,家庭主妇们则钻研《靓汤秘籍》——饮食书当年可是广州主妇的‘厨房圣经’。”

谈及最具代表性的广州美食,赵利平首推老火汤:“它像广州人一样包容——薏米祛湿、淮山健脾,不同季节不同配方。”他认为这种“食材辩证法”体现了城市智慧。“湿润气候催生了祛湿汤,绿色生态滋养出养生哲学,一锅汤里炖着地理、季候和人文。”

一筷一书品岭南:广州美食“煮”出文化新菜单

美食不仅是味觉享受,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面对“如何通过一本书读懂广州”的提问,赵利平笑言《大粤菜》算是个“全景菜单”。他同时推荐《消失的名菜》等展现岭南美食精髓的著作,认为饮食类书籍正从菜谱升华为文化载体。

《大粤菜》

记者了解到,《消失的名菜》是广州博物馆与中国大酒店合作的成果,通过研究馆藏民国老菜单,成功复刻失传粤菜,将历史文献转化为可品尝的美味。而《大粤菜》一书则由赵利平撰写,结合实地考察与史料研究,深入展现粤菜精髓。翻阅细读,如同开启一场美食与文化的双重之旅,让读者在文字中品味岭南风味,感受饮食背后的故事与传承。

据赵利平介绍,在广州酒家最新打造的“羊城书房”里,食客可边品尝虾饺边翻阅城市文化书籍,这种“阅后即食”的新场景正在咖啡厅、茶室等空间复制。未来,随着消费者对文化氛围的需求增长,这种“可食可阅”的空间或许会成为餐饮行业的新趋势。

从晨光中的茶楼读报到深夜食堂里的饮食随笔,“一个会阅读的城市、会饮食的城市,一定是个会生活的城市,广州的生活适合你。”赵利平说。广州美食与阅读相辅相成,既满足口腹之欲,又滋养心灵,而今已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名片。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