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7 12:43:00
7月17日上午,枣庄市中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争取资金惠及民生”新闻发布会,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琳琳作新闻发布。
黄琳琳介绍说,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市中区发改系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市委“五个一”发展思路为引领,以工作实干争先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区经济运行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稳”是基础,“进”是方向。始终把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作为首要任务,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向好态势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一季度,全区GDP增长6.9%、居全市第1位。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6.7%,GDP增速预计6%以上。全区经济运行延续“进中提速、量质双升”的良好态势。
服务业发展质效双升。服务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上半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9家,净增19家,实现“断层式”领先。行业平稳运行,服务业共计实现营收30.77亿元,同比增长15.0%;参与GDP核算的10个行业,营收达19.11亿元,同比增长33.4%;市中区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个数和规上服务业营收总量均居全市首位。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季度,全区三次产业之比为2.2:35.2: 62.6。第一产业增速3.5%,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第二产业占比较2024年提升1.2个百分点,工业发展总体向好;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正加速向以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型。三产协同发力,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内需动能持续释放。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抢抓“假日经济”“暑期经济”等消费节点,开展2025枣庄消费提振年暨惠民消费券活动启动仪式等各类促消费活动,持续激发消费活力。延续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大力开展汽车、家电、家居建材博览会等各类专场活动,组织吾悦广场、贵诚集团等12家企业参与2025年枣庄市零售、餐饮消费券活动,优化消费体验,让群众敢消费、愿消费。
行业底盘全面夯实。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根基;聚焦化工、建材、纺织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延链强链,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同时精准施策,推动黑色金属矿采选、煤炭开采和洗选、农副食品加工等承压行业提质增效,全力扭转下行态势;持续繁荣批零住餐等消费支柱产业,打造特色商贸品牌,激发市场新活力。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牵头宣贯执行《加力稳经济促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等一揽子政策,聚焦稳岗扩岗、援企助企、内需挖潜、要素供给等关键环节,加大政策供给力度,确保企业应享尽享。
“惠”是目标,“争”是关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抓争取资金、惠及民生、赋能发展
资金争取硕果累累。牵头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17.67亿元,其中:成功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9个,资金需求16.85亿元,已发行9.35亿元;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7260万元、省预算内资金900万元,为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补齐民生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赢得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和重大战略机遇。
重大项目实现突破。区发改系统紧盯国家、省重大战略布局,推动一批具有引领性、支撑性的项目取得关键进展。十电液化空气储能项目入选山东省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名单,填补市中区在大型独立储能电站领域的空白;鲁南超算中心顺利完成国家窗口指导,为枣庄市成功纳入全省三大算力枢纽节点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撑。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近期,区委区政府专题召开了全区经济运行工作座谈会,全面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部署下半年任务。从实现“开门红”到奋力冲刺“双过半”,即将进入“奋战三季度、决胜保全年”的关键阶段。为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市中区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巩固经济持续向好。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分析,当好区委区政府参谋助手,推动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争先进位。全力推动稳增长、促消费、扩投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动态跟踪重点行业企业(如泰和科技、海之杰、光芯科技等)运行情况,“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强化对困难企业帮扶。高标准启动并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谋深谋实市中区未来发展蓝图。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充分发挥区级领导帮包、项目专员等工作机制,全力加快全区95个实施类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盯紧靠上9个未纳统省市重点项目,确保10月份全部入库纳统。加快推进纳统投资低的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抓住重点项目中期调整窗口期,力争中建材光纤玻璃、孙枝鸡产业融合示范基地等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名单。
构筑服务业集聚高地。聚焦现代物流、互联网和软件技术、科学技术研究、检验检测等区域特色产业,以二手车市场、中国(枣庄)国际闲置品循环产业园为依托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鼓励华丽丽、美安新能源等企业发展壮大,发挥其产业引领与集聚示范作用,形成光伏产业生态闭环。加快推进中安二手车市场、未来易购、循环经济产业等总部平台经济体建设。布局新兴未来产业,在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生态环保、检验检测等前沿领域发力,全力推进鲁南超算中心算力服务、科大讯飞尽快建成投产达效,尽早升规纳统,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对上争取再创新高。充分发挥“四个重大”专班作用,聚焦上级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围绕支持比例较高的41个政策性资金支持方向进一步强化项目谋划储备,争取更多项目获得上级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专项债等资金支持,力争年内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超23亿元;同时,重点推进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及领军企业、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试点、平台创建,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服务全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
(大众新闻记者 李子锐)
枣庄市中区:一季度全区GDP增长6.9%,增速居全市第一
2025-07-17 12:43:00行业竞争激烈销售下降两成!红豆股份上半年最高预亏1.35亿元,去年迎上市以来首亏
2025-07-15 11:23:00两市ETF两融余额增加2.07亿元丨ETF融资融券日报
2025-07-15 10:30:00数智赋能 就创未来 全省电商产业创业提升训练营在兰州启动
2025-07-15 10:23:00新华鲜报丨考核“指挥棒”升级!保险“长钱”入市更顺畅
2025-07-14 11:02:00房企大幅削债进行时
2025-07-12 05:44:00缅北白家致我国公民6人死亡,涉诈资金超106亿元
2025-07-11 10:53:00“让人才迸发无限创新创业活力” 2025厦门人才服务月系列活动启动
2025-07-10 1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