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守真——石朴艺术展”即将亮相中国美术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9 17:32:00    

8月1日,中国美术馆第3、5、11号展厅将迎来一场备受瞩目的艺术盛宴——“守真——石朴艺术展”。作为当代传统山水画领域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石朴将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届时将展出其创作的百余幅精品力作,系统呈现其数十年潜心研习传统笔墨、融合现代审美追求的艺术成就。

石朴,1950年出生于陕西岐山,是当代中国杰出的画家,擅长山水、书法,同时在太极拳领域也颇有造诣。他自幼热爱绘画,天资聪颖且领悟力强,自上世纪60年代起便笔耕不辍,以书画为寄托。其山水画,遇罗铭而启蒙,读秋园而悟道,远取法宋元明清明贤,近取法黄宾虹、黄秋园、陈子庄等名家,博采古今,沿着纯正的“中国画脉”不断精进。

艺术家石朴。

几十年来,石朴潜心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绘画原理,思考它特有的民族特色,并坚持探索国画的奥秘,即它独有的审美特征与艺术魅力,理论思考与勤奋实践并行,在艺术创造与理论阐述两个方面都成绩斐然。著名美术理论家杨仁恺、薛永年、孙克、林木等对他极为推崇,纷纷撰文评述。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邵大箴称赞石朴为“传统山水画继承与发扬的艺术家”。

此次展览由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将于8月1日至8月12日在中国美术馆第3、5、11号展厅展出,开幕式定于8月2日14:30,研讨会则在当天15:30举行。

此次展出作品,涵盖山水、书法等多种类型,不仅是对石朴艺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传承与创新的一次深度探索。展览期间,观众将可以近距离欣赏石朴的佳作,感受其作品中蕴含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传统山水画继承与发扬的大艺术家

文丨邵大箴

邵大箴先生手稿。

欣赏石朴君的作品,读他论述传统国画的文章,深感他是一位有深厚国学造诣、绘画功力与修养,又善于思考的艺术家。几十年来他潜心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绘画原理,思考它特有的民族特色,并坚持探索国画的奥秘,即它独有的审美特征与艺术魅力,理论思考与勤奋实践并行,在艺术创造与理论阐述两个方面都成就斐然。

石朴在理论与实践上探究的问题有鲜明的针对性,是对二十世纪下半期以来国画界流行的一些贬低和否定中国画传统的风气的有力矫正和批评。他深情地追溯传统国画的写意精神,在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上,他对绘画描摹生活十分反感,强调创作者应用心观察,体验自然,发现在自然界平凡事物、景象中隐藏的美。他十分强调创作者的主体性,认为画之灵魂在意境,而意境在乎心境,艺术家的心境决定作品格调的高低。石朴不反对中国画家学习和研究西洋画,但中国画法不能按照西洋画的路子走,西洋画注重造型,以素描为基础。中国画中的形的概念与西画不同,乃以形写意,意在笔先。中国画的写意写心全通过笔墨来体现,而主要不在章法构图,不在色彩。石朴说,中国画的标志是骨力,所谓骨力即线的力量,线的粗细和曲折变化,即所谓一波三折。所以人们欣赏中国画,尤其山水画,主要不是欣赏它画的是什么,而是欣赏画中的情趣,欣赏笔墨所包含的意味。

二十世纪以来,传统山水画的几位大师,如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石鲁等,在继承和发扬笔墨方面传统做了不少努力,也取得杰出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画笔墨的价值和意义,仍未得到画界的充分认识。

黄宾虹的山水画给人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他的绘画作品和许多论述中对笔墨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发挥。在前几年黄宾虹艺术热的浪潮中,有人曾提出回归传统笔墨的正确主张,但因为提倡者缺乏传统艺术功力与修养,误把学习黄宾虹笔墨艺术的皮毛当作回归传统的途径。一时间,东西南北出现大大小小追随黄宾虹画风的画家,与传统中国画的主旨南辕北辙。

石朴艺术创作的可贵,在于他提倡传统,强调中国画笔墨的写意精神,不是停留在口头和文字,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创造成果。他的画,既来自古人,也来自造化,来自个人的经历、人生体验和全面的修养。在他厚朴、宁静和富有诗情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他的真性情,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探索精神。

石朴在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涌现,逆潮流而屹立于画坛,实在不易。这是中国画界、艺术界和文化界值得骄傲和庆贺的事情,我们为这位大艺术家叫好、点赞!

2020年8月16日于北京

部分参展作品

看夕阳正红 50cm×100cm 2019年

华山神韵图 75x50 提拔50x23 2019

崆峒仙住 50x100 2019

床前看月光 69x46 2010

古木苍苍 50×100 2013年

编辑:黄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