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5:00:00
中国法院博物馆收藏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视觉中国|供图)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2025年是《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收官之年,怎样总结以往法治中国建设的经验成效、在新征程上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成为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答题。
面对这一时代课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李勇教授完成著作《法不远人: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方略》。纵观全书,李勇教授结合政务实践经验,从法治与改革、法治与现代化、法治与人性等维度,回应法治中国建设的各类现象和难题,探寻新形势下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弘扬改革精神,传递法治新声。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愈发面临着思想观念束缚、利益固化藩篱、体制机制弊端、外部风险挑战等的冲击与阻力,社会上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迷思也逐渐显现。本书开篇就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出发,对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开放的理念、改革的基本特征、改革的可及性等作出论述和阐发,还在不少章节中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回应为何改革、怎样改革等问题。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在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改革与法治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面临新形势下推进改革的各类风险挑战、艰难险阻,作者强调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理念不动摇”,着力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以法治护航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澄清思维误区,回应社会争议。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新观念不断涌现,社会对法治建设的水平、质量、成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信念来认知事物、判断是非的思维方式,而法治方式则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都是现代化社会的产物。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更为稳定、长远的预期,避免政策制度随意变动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本书列举了不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解决问题的例子,例如拆迁矛盾、医患纠纷、市容治理等。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必须善于在法治轨道上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事务,全面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避免“一刀切执法”“运动式执法”“远洋捕捞”等治理手段。
坚持以人为本,守护人性微光。无论是静态的法律制度还是动态的法治实施,都围绕着人的行为、人的权利和义务、人类社会秩序而展开。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本书基于丰富的理论教学和政务实践经验,解析了如何通过法治建设来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提出既要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国家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又要警惕制度泛化和制度机械化对人性的压制,尽量减少不适当、不必要的考核制度,从而更好保障和激励社会创新、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法治中国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制度设计和实施上考虑人性基础,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
德国作家歌德在《浮士德》里写道,“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相较于枯燥的理论,本书正如它的名字“法不远人”一般,始终以平实的语言、温暖的笔触、鲜活的事例来承载深刻的思想,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更加需要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值此之际,本书的出版显得更有意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会会长)
李林
责编 钱昊平
Exclusive|Russian Consul General in Guangzhou: preserving historical truth of WWII vital to China and Russia
2025-05-10 21:16:00法不远人,守护人性微光丨法眼
2025-05-10 15:00:00中企承建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二期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2025-05-10 12:26:00鲁慕迅逝世
2025-05-09 15:11:00明天,去上海聆听一场品牌共振的“头脑风暴”
2025-05-08 00:03:00中国建筑师刘家琨获颁2025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2025-05-06 23:08:00河南雷鸣律师事务所深入邓州市小杨营镇一初中开展法治报告活动
2025-05-06 12:14:00超3万人次参与 "国网生活节"打造跨界融合新标杆
2025-05-05 19:41:00